工人日报网站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展示  |  工人中心  |  招聘信息  |  留言咨询  |  下载中心  |  营销网络  |  案例展示  |  资质荣誉  |  联系我们
信息搜索:
 
账号:
密码:
工人中心分类
公告
致词
文章广告
报价信息
金点子
企业新闻
本社介绍

工人日报价格表汇款方式《工人日报》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综合性报纸。1949年 7月15日在北京创  更多

网站导航
   北京晚报      中国税务报      中华工商时报      北京日报      北京青年报   
  工人中心 更多  
好技术“一波三折”终赢一片蓝天
日期:2019/4/12 16:08:54    阅读:

“这周要去荆门石化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开展技术交流推广。”3月18日,齐鲁石化研究院石油加工研究所硫黄组刘增让边整理材料边对记者说。他所说的技术服务,正是硫黄环保新技术。

 核心技术靠自己攻克

 由于技术先进,并有效解决了二氧化硫排放难题,目前该技术已帮助国内300多套硫黄装置破解达标排放难题,国内市场占有率90%以上。

 看到这么好的势头,研发和推广人员觉得他们所经历的种种艰辛都值了。

 在原油加工流程中,硫黄装置不可或缺,要把炼油产生的所有酸性气体进行回收,在此过程中会产生部分二氧化硫排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对国内300多套硫黄装置来说压力巨大。

 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之一。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环保法规的出台,国家环保要求日趋严格,2017年7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硫黄装置尾气二氧化硫排放标准,要求重点地区排放浓度下降90%,低于100毫克/立方米。而要实现达标排放,技术的进步无疑是一个最有效手段。国外虽然有很好的技术,但是由于技术封锁,我们要想取得突破,只能靠自己。

 从20世纪70年代起,齐鲁石化研究院就开始进行硫黄回收催化剂的研发攻关,近年来更是加大了力度,在没有任何技术可参考的情况下,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在刘爱华的带领下开展技术攻关。无路可循,他们就一点点查阅技术资料,白天跑现场、爬高塔、摸流程,晚上整理数据。开展装置实验后,由于实验装置不离人,团队成员便每天轮流三班倒,随时记录和开展数据分析。

“一年365天,实验装置至少有360天在运转。有时针对某个数据节点,反复推倒重来,都记不清多少遍了。” 硫黄组的刘剑利告诉记者。

“现在想想,研发那几年大家都有点魔怔,晚上做梦满脑子都是项目,有了灵感就赶紧起身记下来,有时为了一个数据更是争得面红耳赤。”刘剑利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啃下了这块“硬骨头”。2013年此项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新的催化剂将硫黄回收率提高到99.99%,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该技术被首先应用于该公司炼油厂年产能8万吨的硫黄装置,结果硫黄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100毫克/立方米,而当时国家的排放标准为960毫克/立方米。

 这意味着一套产能10万吨级的硫黄装置,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80吨/年,而回收的硫资源,也变废为宝。

 依托这一技术,企业不仅形成了完整的降低硫黄装置二氧化硫排放成套技术,还先后申请国内专利40多件,获得10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技术虽好推广不易

 技术研发应用成功了,可接下来的技术推广又遇到难题,因为业内企业谁都不敢、也不愿意尝“鲜”。

 要让使用单位认可接受这项技术,就必须证明给人看。

2013年8月,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大型硫黄回收装置催化剂国产化工业应用试验”在普光气田进行。普光气田是一个高含硫大气田,所开采的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成分。

 在普光气田的催化剂装填现场,团队成员陶卫东带领技术工人张玉红,身背空气呼吸器、烟气分析仪等设备爬进爬出反应器,反复检查验证催化剂装填质量,连续20多天作业完成了装填任务。

 装置顺利开车后,接下来就是开展标定工作。因初次使用,普光气田对数据要求特别严格。

“我们参与标定三人跟班倒,时刻靠在现场。”刘增让说,为了不漏掉一个数据,他们就尽量少喝水,甚至不喝水。

 装置最终标定结果表明,齐鲁石化所研发的系列催化剂可以取代进口催化剂应用于天然气净化厂大型硫黄回收装置上。这次成功应用也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一次装填即可节约3000万美元。

 这之后,该技术开始被逐步认可,但依然面临种种怀疑。“有一家石化内企业应用了此技术后,排放值还超标,怀疑催化剂有问题。”刘增让说,他和厂家人员一起查图纸、看流程,一个个节点、一条条管线地进行查找后,最终发现是装置一条管线有内漏点。堵漏后,烟气达标排放,开始平稳运行。

 随着技术的完善和服务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咨询和应用这项技术。据测算,如果该技术在全国同类装置推广成功,预计可节约投资20亿元以上,降低装置操作费用近10亿元,每年减排二氧化硫数千吨。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和顺利,怀疑始终伴随左右。也许是远远优于欧美发达国家50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标准,业内部分硫黄专家也不相信。

 经受住品质大考

2015年8月8日,考验和转机同时降临。这一天,由上级公司硫黄、分析检测等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不打招呼,突然“空降”企业,直接来到炼油厂硫黄回收装置现场,检测烟气二氧化硫的排放含量。

“化验从上午持续到下午1点多,分析检测专家寸步不离,全过程地盯着我们操作,午饭都没去吃,直到把全部数据拿到手。”团队成员徐翠翠回忆道。

 经过专家组分批次采样,多方数据比对,烟气二氧化硫的排放结果表明:分析指标全部小于100毫克/立方米,远优于国家标准。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解除了所有的质疑。

 经历了这场品质大考,这一硫黄环保新技术不仅没有被质疑击垮,反而名声大噪,一下子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30多家企业签订了硫黄环保技术转让使用协议,涉及50多套硫黄装置。包括其他使用方式在内,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内300多套装置,创效4700余万元,在业内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因此,团队带头人刘爱华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硫黄项目组被评为山东省创新型班组。www.zhong-bj.com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工人中心    招聘信息    留言咨询    下载中心    营销网络    案例展示    资质荣誉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联系人: 广告  联系电话: 86-010-56012108  手机:13910334612  联系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_mail:542975962@qq.com  公司地址:北京安德路甲61西门
版权所有:工人日报网站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54089号